中国明代、清代,一直到民国时期,传统的红木用材共有六种。 (一)花梨,民国起称为黄花梨,对应今天的木材为降香黄檀、香枝木,以及因认知问题混用的部分有油性且表面细腻的紫属花梨。 (二)紫檀,对应今天的檀香紫檀。 (三)老红木,对应今天的交趾黄檀以及油性好、色深的奥氏黄檀与巴里黄檀。
(四)新红木白酸枝,对应今天的奥氏黄檀与巴里黄檀中色浅者。 (五)新红木花枝,又称紫酸枝或者紫花梨,对应今天的奥氏黄檀与巴里黄檀中色深木纹绚丽者。 (六)香红木,对应今天的紫属花梨大果紫檀、鸟足紫檀等。 白酸枝(白枝)主要产于缅甸。据称起初一般将缅甸瓦城和泰国所产的有比较绚丽花纹的黄檀属木材称其为“花酸枝”,后简称“花枝”,其余称“白枝”。现在则将黄檀属红酸类的奥氏黄檀称为“白酸”,黄檀属红酸类的巴里黄檀称为“花枝”。 白酸枝(奥氏黄檀)物理性能突出,爱扭曲裂纹,干缩系数大,难以做干燥处理,成材率也不高,因此加工难度较大。在众多木材中,除去黄花梨外,仿原款黄花梨明式家具的最佳木材恐怕非白酸枝莫属,目前随着明式家具受关注度日益渐涨,因此白酸枝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 近年来,有不少商家为迎合明式家具市场匆匆上马白酸,与些同时,却对白酸枝木材的干燥处理工艺还不成熟,没能掌握如何有效地对白酸进行原木烘干的工艺。但为了急早供货,于是乎,就出现了蜡煮、硬化剂+化学漆等现代工艺,还美其名曰称之为“传统工艺生漆”,以蒙混过关。对此专业技术,许多消费者完全是一窍不通,他们只看华丽的外表,实则这种现代处理工艺已经埋下了潜伏病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干年后木性释放,开裂、变形、脱榫等问题会陆续出现,严重的时候,有些问题根本不可逆,完全无法修复。 通常情况下,木材占家具成本的30%左右(这也是为何木材价格翻翻而家具价格不会翻翻的原因),其余的成本就是木材烘干工艺、家具设计和制作工艺了。因此,如何“节约成本”也是一些商家绞尽脑汁的问题。缺乏长远观,不追求品质的商家,往往在白皮率、木材烘干、制作工艺等方面投机取巧,偷工减料,利用现代化工艺来降低成本,这样生产出来的家具就可想而知了。 有不少朋友总是抱怨,为何阅家的白酸家具会是普通白酸家具价格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伍家的白酸也是市场上三倍以上?他们仅仅只看价格上的高低,实际就是忽略了白酸木材处理当中的成本因素。例如,阅家白酸木材一般要放置两年使其自然干燥,然后才能开料。制作完成后,还要经过若干个月白茬风化后才面向市场出售。制作周期长、工艺要求高理所当然增加了成本,售价就高。从阅家出来的家具,即使从北京拉到广州使用也没问题,不会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