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杉现代木 贝壳杉,隶属于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贝壳杉属(Agathis),拉丁学名Agathis sp.。别名:阿尔马西加(菲律宾)、达麻(印尼)、纹里(新几内亚)、贝壳杉木、白贝壳杉、南洋扁柏、南洋桂树、卡里松。全世界贝壳杉属约有20余种,其中有几种与贝壳杉极其相似,我国引入一种。 贝壳杉为常绿大乔木,一般高度可达20~30米以上;胸径可达3米,一般1.5米左右。树皮较厚,外皮不规则裂,粗糙,材表细长槽棱;叶片形状为披针形,老树的叶片一般比嫩树小,叶子呈灰绿色;球果为卵圆形或圆形;种子有一个较大的翅。 贝壳杉气干密度0.45~0.55g/cm3;结构细而均匀;纹理直;质轻软;韧性高;强度中等到高等;干缩小;加工容易,切面光滑,弦切性能极佳;油漆和胶黏性能良好;易于钉钉,握钉力强;干燥性能良好,稍有翘曲开裂和变形不耐腐抗震性能良好。贝壳杉被认为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软木种之一。 贝壳杉在侏罗纪时期分布很广泛,当时的气候同今天相比更加温暖,也更加湿润。19世纪,当来自欧洲的殖民人士发现这种上好的木材之后, 随即展开大规模的砍伐,因为它不仅是做船桅的绝佳材料,也是制作家具、盆桶、建筑、货车枕木的不二选择。此外,贝壳杉的树胶是油漆和蜡烛的主要原料,也可做假牙模型,火种等。达格维尔海洋博物馆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了早起殖民的贝壳杉伐木历史。同时,该馆还珍藏有被炸沉的“彩虹勇士号”的纪念桅杆和各种贝壳杉树胶收藏品。由于殖民者大规模的砍伐,使得这种只产于新西兰北岛,原本广达三百万公顷的贝壳杉,如今所剩无几。原始森林消失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叹。现生的贝壳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岛、马来西亚和斐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某些太平洋岛屿,中国台湾、厦门、福州亦有栽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