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木产业:油水流入外人田守着金碗借饭碗(2003-8-8)
|
人民网海南视窗8月8日消息:
如果仅从数字看,近年来海南省橡胶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一路高歌。去年,木制品出口3422万美元,同比增长36.9%,家具出口2998万美元,同比增长49.2%。今年上半年,即使受非典影响,木及木制品出口依然增长了3%,家具出口增长了15.7%。
据海南日报(记者杨春虹、李枝平)报道:但透过数据,从我省目前木制品及家具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来看,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全省目前拥有40家左右木制品厂,绝大部分年出口量不到百万美元,出口最多的仅超出1000万美元。
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弱,一方面橡胶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一方面行业配套能力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省木制品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吃不下:80%以上橡胶木资源没利用
去年我省木制品及家具出口6420万美元,其中橡胶木制品出口约4000万美元,而实际利用我省橡胶木资源不足20%,远远满足不了我省每年需更新利用的橡胶木资源的加工要求。在国际国内市场对橡胶木制品需求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作为拥有全国70%橡胶资源的海南,80%以上的橡胶木资源要么成为别人的原材料,要么被白白浪费。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出口加工型家具企业仅40家左右,且大多规模偏小,加工、生产能力不足,无法大规模利用现有的橡胶木材资源。如我省家具出口量最大的海南钟堡木业有限公司,去年出口仅为1126万美元,而大多数企业一年的出口额不足100万美元。
于是,大量的橡胶木资源被作为原料或半成品,供应到广东等其他省市的家具生产企业。本地家具生产企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油水流到了别人的田里。
吃不着:守着百万亩胶林进口橡胶木
但奇怪的是,作为全省出口量最大的钟堡木业,现在却要100%从东南亚进口橡胶木原料。钟堡木业创建人江先生说,当时就是看中了海南百万亩丰富的橡胶木资源,所以才决定从台湾到海南办厂。但现在,整个橡胶木的原料采购渠道非常不畅,而自己连当地的橡胶木拍卖会都无法参加。
据了解,陷入这一难堪的绝非钟堡一家,省内多家家具生产企业现在仍在购买进口材料,采取加工贸易等方式开展出口业务,而进口材料比本省材料成本,每立方米高400元—500元人民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一位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实现橡胶木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橡胶木资源仍然像现在以近似垄断的形式存在,海南橡胶木产业很难向前发展。
吃不香:
产业配套差企业无序竞争
除了原料方面受到的制约,省内木制品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的现状,也使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外贸物流成本较岛外省市高出许多,这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省木制品加工业无疑雪上加霜。
记者在我省一木制品加工企业生产车间看到,该企业仅负责替广东一家具厂生产桌子配件。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里一个配件坏了有时也不得不跑到岛外去买,如果增加产业链成本会更高。同时,岛内信息不畅,在市场销售方面远不如广东、福建的厂家反应灵敏,只好替别人打工,赚点辛苦钱。
但辛苦钱也同样赚得不容易。由于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目前我省很多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品种少、数量少,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雷同。整个行业从制造、包装、营销、策划等方面缺乏长远计划和目标,只要某个产品好销一些,大家便一哄而上,相互压价。过度竞争使行业赢利水平降低,扩大再生产后劲不足。
对策
面对隐忧,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立足于我省橡胶木资源优势,统一制定合理的种植、砍伐规划,保证我省橡胶木资源可持续发展;对橡胶木加工,政府应从保护我省资源和本地家具生产企业利益的立场出发,制定相应的鼓励加工橡胶木的规定;打破橡胶木资源行业垄断的局面,利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企业能充分利用我省的橡胶木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省橡胶木的资源优势,并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以弥补我省产业配套能力差及外贸物流成本高等劣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同时,采取措施提升我省橡胶木产业结构。组建木制品集团军,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成立行业协会,创海南橡胶木制品品牌。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建立品牌的依托,要在产品中注入更多“绿色”元素,打造海南木制家具品牌特色,在欧美等注重环保的国家树立我省产品的环保形象,争取更大出口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