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木结构产业发展质量近年有较大提升
|
发布日期:2022/5/18
来源:网络 |
2018年是近4年来木结构建筑施工面积最 大的一年,达370万平方米。2019年、2020年,受小产权房和清理违建政策影响,施工面积持续下降,分别为242万平方米和140万平方米。
2021年,木结构建筑施工面积有所回升,约为310.8万平方米。文旅类型项目占80%以上,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比例为7∶1。
总体而言,木结构建筑市场规模不到200亿元,规模小且增速慢,但发展质量近年有较大提升。
从企业数量来分析,全国现有木结构企业约270家,民营企业约占80%。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65%,1000万—5000万元企业占25%,5000万元以上企业占10%。连续经营超过20年的企业占4%。2001—2005年新增企业占12%,2006—2010年新增企业占20%,2011—2015年新增企业占41%,2016年后新增企业占23%。
60%以上的企业经营年限不足10年,约90%以上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其中华东地区企业数量占70%以上,产值占90%以上。企业的社会化分工逐步细化,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局部领域依然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
从建筑用材来看,胶合木是井干式、梁柱式木结构及大跨度胶合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用材,已经成为结构材中的主要产品。
国内制造胶合木的原材料主要有国产落叶松、进口樟子松、SPF(云杉、松木、冷杉的组合)以及花旗松等。现有平行胶合木(GLT)生产线105条,年产能累计达50万—70万立方米;正交胶合木(CLT)生产线4条,年产能累计达12万—15万立方米;圆柱胶合木和弯曲胶合木生产线共计20余条,年产能累计达8万—10万立方米;多轴加工中心30余台(套)。
胶合木结构材认证体系基本形成,正逐步改变过去依赖进口胶合木的局面。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性能不稳定、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效率和精度低。
2022年,木结构市场依然以文旅项目为主,以公共建筑为主。新农村住宅项目会有新突破,但还在起步阶段,落地模式也在探索中。五大国家公园设施建设,木结构建筑将迎来机遇。新开工面积预计在400万平方米左右。4月1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开始施行,建筑碳排放计算成为强制要求,市场更加期待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此外,政府还将持续推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发展,部分木结构企业可能面临转型。模块化房屋、钢木组合结构房屋等新型建筑产品有望进入产业化。个别大跨度公共建筑会有呈现。
|
|
|
|
木业信息网声明:
1.凡是本网原创的新闻报道,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网”,欢迎各媒体网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网。
2.凡是我方网站转载的新闻,均会注明新闻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
|
|
|
|
|
|